顺四时养生之寒露
发布时间:2025-10-08 浏览:26次
寒露至,秋意浓:节气智慧与太极养生的完美融合
今日寒露,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标志着深秋的正式登场。此时,太阳到达黄经195°,昼夜温差加剧,露水凝结成霜,天地间弥漫着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清冷意境。古人云:“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”,寒露不仅是气候转折的节点,更是养生调息的关键期。
寒露三候:自然与生命的诗意交响
寒露十五日,分为三候:
鸿雁来宾
最后一批鸿雁排成“人”字形队列,向南迁徙,完成年度长途旅行。古人以“宾”喻之,体现对自然规律的敬畏。 雀入大水为蛤
雀鸟隐匿,海边蛤蜊增多,其条纹与雀羽相似,古人以浪漫想象诠释物候变迁。 菊有黄华
深秋百花凋零,唯菊花傲霜绽放,成为寒露的“节气之花”。北京景山公园、北海公园的菊展,正是此时赏菊佳处。
寒露养生:顺应天时,滋阴润燥
寒露后,北方渐寒,南方秋燥加剧,养生需以“防寒润燥”为核心,结合饮食、起居与运动,调和阴阳。
1. 饮食调养:温润滋养,忌辛增酸
多食甘淡滋润之品
银耳、百合、莲藕、芝麻可润肺生津;核桃、黑芝麻补肾益精;梨、柿子、香蕉缓解秋燥。 早餐宜温粥
粳米粥、玉竹粥、沙参粥健脾胃;红枣桂圆粥补血益气,核桃糯米粥滋阴润肺。 忌辛辣
辣椒易耗气伤阴,加重秋燥,需减少食用。
2. 起居有常:早睡早起,足部保暖
早睡养阴
夜间寒气侵袭,23点前入睡可保阴精,午间小憩不超过30分钟。 足部保暖
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,睡前用艾叶水泡脚,水温40℃左右,促进血液循环。 添衣防寒
颈部、腰部、腹部需重点保护,避免受风引发腹泻或关节疼痛。
3. 运动养生:太极拳——秋日的“动中求静”
寒露后,剧烈运动易耗伤阳气,而太极拳以“柔中带刚、动静相宜”的特点,成为深秋养生的首选。
太极拳的养生奥秘
调和呼吸
通过腹式呼吸增强肺活量,改善血液循环,降低血压。 疏通经络
动作缓慢连贯,促进气血运行,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、便秘。 强健筋骨
屈腿半蹲、重心交替的动作可预防骨质疏松,增强肌肉力量。 宁心安神
意领气行、形神兼备的练习方式,能缓解焦虑,提升专注力。
寒露练拳指南
穿着保暖
长衫长裤,避免关节受寒。 呼吸与动作协调
起势吸气,下按呼气;展开时呼气,收缩时吸气。 时间选择
上午9-11点或下午3-5点,避开早晚低温时段。 场地选择
公园、庭院等空气清新处,配合深秋红叶,身心皆得滋养。
寒露习俗:品味秋意,传承文化
赏枫叶
北京香山、南京栖霞山进入最佳观赏期,漫山红叶如火如荼。 食秋蟹
寒露后雌蟹黄满膏肥,江南地区有“西风响,蟹脚痒”之说,但过敏体质者需慎食。 饮菊花酒
重阳节与寒露相近,菊花酒可清肝明目,但需避免与柿子同食。 秋钓边
水温下降,鱼儿游向浅水区,此时垂钓易得丰收。
结语:以太极之韵,迎寒露之寒
寒露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养生的黄金期。在这个“菊始黄华”的深秋,不妨效仿古人,登高赏菊、品蟹饮酒,更以一招一式的太极拳,调和身心,抵御寒凉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让我们在太极的阴阳转换中,感受秋日的宁静与丰盈,以健康的体魄迎接冬日的到来。
学练正宗太极,认准养心太极
联系人:袁先生
手机:13685282568
微信号:y804451040
咨询QQ:804451040
E-mall:804451040@qq.com
中心官网:www.czyxtj.com
常州养心太极联合会
地址:常州市天宁区元丰苑门楼二楼、三楼(与天宁寺大门隔岸相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