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四时养生之白露
发布时间:2025-09-07 浏览:67次
白露至,秋意浓:解锁节气密码与养生指南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”当晨曦轻抚草叶,晶莹的露珠悄然凝结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——白露,带着秋的凉意与诗意翩然而至。此时,夏季风逐渐退场,冬季风悄然接棒,太阳直射点南移,北半球昼夜温差拉大,天地间弥漫着“一夜凉一夜”的微妙变化。白露不仅是自然界的转折点,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承载着对气候规律的深刻洞察。
一、白露三候:自然界的秋日交响曲
白露的物候现象,宛如一首生动的自然诗篇:
一候鸿雁来
鸿雁作为候鸟的“先锋队”,自二月北飞至此,开始列队南迁,它们的身影划过天际,奏响秋日迁徙的序曲。二候玄鸟归
燕子(玄鸟)春分而来,秋分而返,此时它们告别北方的屋檐,带着对温暖的眷恋飞向南方,留下“红花半落燕归去”的怅然。 三候群鸟养羞
麻雀、画眉等留鸟感知到肃杀之气,纷纷忙碌起来,储藏松子、浆果等“冬粮”,为寒冬储备能量。
二、白露习俗:舌尖与心灵的秋日仪式
收清露
古人以盘收取秋露,煎煮如饴,认为其有“延年不饥”之效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露水可入药,润肺去燥,这一习俗至今仍被部分地区保留。 饮白露茶
民间有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喝茶,秋白露”之说。白露茶经夏日淬炼,茶香醇厚,既无春茶的娇嫩,又无夏茶的苦涩,成为茶客们的心头好。 食番薯
白露时节,番薯成熟,民间认为此时食用可“饭后不泛酸”,健脾开胃。蒸、煮、烤皆宜,金黄软糯的番薯,是秋日餐桌上的温暖慰藉。 秋社祭神
古代以“社日”祭祀土地神,祈求丰收。白露前后,农人立社祭祀,酬报土地恩泽,这一传统延续至今,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符号。
三、白露养生:顺应天时的智慧之道
白露后,昼夜温差可达8℃—16℃,秋燥渐显,养生需以“润燥、保暖、调情志”为核心。
1. 饮食调养:滋阴润肺,少辛增酸
白色食物:银耳、百合、莲藕、梨等白色食材,可滋养肺阴,缓解干咳、咽干。推荐“雪梨炖百合”,清润甘甜,润肺止咳。
健脾食材:山药、南瓜、小米等,增强脾胃功能,助消化。如“山药南瓜粥”,软糯香甜,适合全家共享。
少辛增酸:减少辣椒、韭菜等辛辣食物,避免耗气伤阴;适当食用乌梅、山楂等酸味食物,收敛肺气。
2. 起居有常:早睡早起,添衣防寒
早卧早起:顺应秋季阳气收敛的特点,保证7—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耗阴。
腹部保暖:夜间睡眠时加盖薄被,防止寒邪入侵;体弱者可佩戴围巾,保护颈部“风池穴”。
温水泡脚:每晚用40℃温水泡脚15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疲劳,助眠安神。
3. 运动适度:柔缓为主,增强耐寒
太极拳:动作柔和,调和气血,适合中老年人。
快走、登山:选择日出后或傍晚前运动,增强心肺功能,提升耐寒能力。
避免大汗: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,防止耗伤津液,加重秋燥。
4. 情志调摄:疏解秋郁,拥抱阳光
秋季易生悲忧情绪,可通过以下方式调节:
户外活动:登山、赏菊、放风筝,转移注意力,感受自然生机。
雅趣养生:书法、绘画、抚琴,以艺术陶冶性情,舒缓压力。
光照疗法:每日晒太阳20分钟,促进血清素分泌,改善情绪低落。
四、白露寄语:在时光里邂逅诗意
白露,是孟秋的谢幕,仲秋的序章。它用一场露水的凝结,诉说着季节的更迭;用一盏茶的温润,抚平夏日的浮躁。在这个时节,不妨放慢脚步,收一盘清露,品一杯秋茶,听一曲虫鸣,让身心与自然同频共振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白露降,风起天凉”,愿你在这个秋天,收获健康与宁静,拥抱生活的每一份美好。
学练正宗太极,认准养心太极
联系人:袁先生
手机:13685282568
微信号:y804451040
咨询QQ:804451040
E-mall:804451040@qq.com
中心官网:www.czyxtj.com
常州养心太极联合会
地址:常州市天宁区元丰苑门楼二楼、三楼(与天宁寺大门隔岸相对)